楼主
陆臣千
发表于:2006-08-10 22:58:00
经验值:52703

第一次听这首歌,是在小驴扬州镇江三日游的贴子里。跳动、激越的弦律中,一个年青,很有张力的女孩声音,一下子触动你的心,在轻快、奔跑的节奏中,被她梦想感染,激动起来。为了听这首歌,有阵子常常打开那个贴子,一边听,一边随意的看看图片中一个个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,读着文字,感受着一群人,象一阵快乐的春风,一路拂过江南的青山绿水,骑行、吹牛、叉饭、搞怪……不一而足。图片是静止的,弦律是飞扬的,仿佛听得歌声中,那颗年青的心,在一下下有力的收缩、跳动。
下午,倾盆大雨从天而降,一个人,坐在办公室里,打开电脑,听起这首歌,突然有些淡淡的感动。
记得上周六,从妙峰山回来的时候,休息时,看到小驴的车,很有兴致的试骑了一下,小驴的车半江大哥的坐骑,主人正在一千多公里以外,一路上已是数次易主,不知大哥有没有什么想法。车骑起来,很轻松流畅,尤其两个硕大无比的脚蹬子,一脚踩下去,一点力量也不浪费。
旁边是独步天下的
740,见车如见人,尽不住,忆起了赵泽同学瘦瘦清秀倔强的样子。两年前,他和苏航,也是骑着这辆二手车,从一个我充满好奇的南方城市活生生骑了过来。
小新,正在一旁坏笑着看着我,看到他,自然会想起此时正在青藏线上跋涉的唐唐。去年,他们来,我是用鬼笑石来招待他们的,今年,眼瞧着就涨了行势——一路上又在妙峰山九曲十八弯上挣命,再往后,只剩下四海这道菜了,万一再有人……,岂不是要把老命搭上了。
这些年青人,一次比一次强:从赵泽和苏航开了先河后,唐唐和小新开始抽疯,五天多就从南京骑到了北京。而小驴和独步同学,更是技高一筹:二位统统都是无车、无装备、无经验的“三无”人员,也脑袋一热,就从南京忽忽地骑到了北京。
和他们在一起,很让人感慨的是,要有梦想,只要努力坚持,目标就一定能实现。也许在骑行中拿孔雀说事儿,确实有点忽油了,但是,看着眼前这些一点骑行经验都没有的新人,就因为一次扬州大运河的夜行,仅仅是一个停留在脑海中的梦想,就如痴如呆的忽油自已,忽油别人,制定计划,募集装备,一路上挣扎了十余天,夜探西湖明月,静观太湖落日,从长江到黄河,以小驴高中同学的慨叹——“这实在是十分神奇的事情。”当他在北京半夜十二点,被小驴几乎打爆了手机,接到两个一身汗水,面目皆非、酷似盲流的怪人之后,只有不停的感慨这句话,应衬着小驴那张得意的笑脸。
离京前的晚上,特意又去看了看他们。特意看了看朱乔的驮包,里边充满了奶味,据说是半路上一不小心洒上的。他们正在突击清洗,希图掩盖罪证。我对他们说,你们不用太担心,大版有洁疵,她肯定会自己再洗一遍的。当初肯借你们用,就早把各种后果都预料到了。
还有半江大哥的车,一路上,老哥肯定提牵肠挂肚,但是他硬生生没说一个字。以我跟大版相当磁的关系,在南京,都没敢提出试骑一下她的王小美,半江大哥肯把自己爱车借给一个一点经验都没有小青年,除了在
ILC上相识相知之外,再没有其它任何理由。
倒是赵泽同学心理压力小了,且也有私心,贱于独步天下同学和他是校友,他是希望下学期独步同学跟他混了,才连车代装备一起出手。但是,这个二手
740,实在是太超值了,两次北上,总共二千多公里的路程,一点也不显老态,才八百多元,也就是个好的买菜车的价格!以后
ILC收集文物,这个车很具收藏价值。当初,没有这个车和他的主人,也不会认识
ILC的这么多
XDJM,更不会对南京这个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城市,有一种别样的亲切和感情。
热情是可以传递的。
可以通过语言,可以通过歌声,
可以通过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,
也可以凭借着一个雄雄燃烧的梦想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-8-10 23:34:51编辑过]
源自:我爱单车
作者:陆臣千